CQ9电子2023世界传感器大会在郑州前瞻智能传感器未来趋势

  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4-02-28 20:47

  CQ9电子2023世界传感器大会在郑州前瞻智能传感器未来趋势从结构型传感器、固体传感器,再到智能传感器,科技的不断进步正让传感器这个电子模块以日新月异的速度,变得越来越小、越来越强。

  作为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,现代信息技术三大支柱之一的传感器,是最具发展前途的高科技领域之一,从2000年开始不断向智能化发展。如今,随着智能传感器的广泛应用,其未来发展趋势将会以什么姿态呈现在人类面前?

  11月5日~7日,2023世界传感器大会在郑州举行,来自行业的院士专家齐聚一堂,在主旨报告、企业家峰会等环节深度分析了行业现状,赛迪顾问发布了《2023全球传感器产业趋势》,前瞻智能传感器的未来发展趋势。

  “我国传感器技术发展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,以仿制苏联产品为主;1972年建成第一批压阻传感器研制生产单位;1986年传感器技术被列入国家重点攻关项目,至2000年初步建成传感器技术体系;2015年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。”

  在2023世界传感器大会的主旨报告环节上,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珂表示,尽管我国传感器产业起步较晚,但是从2016年1月以来,国内传感器技术及产业快速发展,同时受国内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动,传感器开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。

  今天,智能传感器的市场已经发展到哪一步了?对此,李珂公布了一组数据——在下游应用的推动下,2022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1792.4亿美元,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472.6亿美元,占传感器市场规模的26.37%。

  从数据来看,当下智能传感器在整个传感器的市场占比并不算高。但是要知道,2019年智能传感器的占比才不过20%左右,而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,到了2025年智能传感器预计将占比30%,甚至会更高。

  “第一个机遇是汽车智能化不断发展,自动驾驶域和座舱域对传感器需求猛增。”李珂表示,在传感器的应用领域,2023年汽车占比24%,这也就意味着“全世界大约1/4的传感器都装进了汽车里”。目前制造一辆汽车需要的传感器超过100个,而随着智能汽车的不断进步,这个数字只会是有增无减。

  除此之外,智慧城市、工业4.0变革、新能源装机、农业智能化,都将为智能传感器的发展带来新机遇。

  而要抓住发展机遇,李珂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,即积极探索新原理、新材料,以下游应用为导向,关注人工智能,加强全球合作。

  MEMS是英语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的缩写,中文名叫微电子机械系统。就是利用微纳加工技术,将微小的机械结构制造在微芯片上。这些微型结构可以对外界环境的物理、化学或生物参数进行感知,并通过微型电子元件进行信号处理和控制,有着微小化、灵敏度高、低耗电、效能稳定的特点。

  而MEMS的应用也已经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。就比如智能手机中的加速度计、陀螺仪和压力传感器,可以让我们的手机进行横屏和竖屏切换、拍照防抖、指纹读取等操作。

  “如果把IC芯片比作人的大脑,那么MEMS就是人的五官。没有五官,大脑就没有了接受信息的来源,也就失去了它最重要的作用。”在2023世界传感器大会的国际传感器企业家峰会上,MEMS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主任展明浩如是说。

  在需求牵引和创新技术的双轮驱动下,MEMS作为一项性的新技术,在全世界都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。“但是,中国的MEMS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。”展明浩坦言,目前我国生产的MEMS产品多集中在消费类传感器领域,而工业级中高性能领域,90%以上的产品仍然需要进口。

  那么掣肘我国MEMS发展的痛点在哪里?在展明浩看来,一是目前国内“头部玩家”太小,只跑出了歌尔、瑞声两个体量百亿的企业,与国外千亿级的企业相比相差很大,因此导致国内MEMS尚未形成规模效应;二是MEMS产品种类庞多,却很少被外界所知晓,隐蔽的市场影响了投资市场的判断CQ9电子官网,加之产业前期研发费用庞大,收益见效慢,所以出现了融资难的局面;三是许多仪器仪表企业由于资金不足而放弃了自主研发,只能依赖从国外进口传感器。

  展明浩表示,正是因为这些原因,形成了恶性循环,致使我国MEMS传感器目前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。

  近十年来,国家和多地政府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,为国内智能传感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,行业研发和生产体系不断完善。

  如今,深圳、苏州、北京、上海、武汉、郑州、无锡、蚌埠、成都、厦门等城市正在大力发展MEMS传感器产业,近十余年来已形成了MEMS产线余条,未来计划和在建的还有20余条。如今,长三角、珠三角、京津、中部等区域已呈产业集聚之态,其中更有不少企业在探索前行中崭露头角,并在本次企业家峰会上纷纷分享自己的宝贵经验。

  “MEMS有着产品种类多但产量不是特别大的特点,因此针对单一产品开发生产,工艺成本会很高。” 作为国内少有的IDM模式企业,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MEMS总设计师王敏昌,在企业家峰会上分享了IDM模式MEMS敏捷开发与迭代优化的新路径。

  据了解,IDM模式除自主设计传感器外,需配套大量传感器制造和封装测试所需设备,资金投入大。为此士兰微一是通过在MEMS/ASIC设计方面的努力,进一步缩小器件尺寸,实现功耗、性能、成本方面的综合提升;二是持续深挖底层技术能力,比如工艺质量、材料特性等,通过夯实这些底层核心技术能力,提升产品性能和品质。“除此之外,士兰微还在制造产线的建设和优化方面下功夫,以此来提升产品品质,降低生产成本。”

  既有成功企业的珠玉在前,也有新产业集群的蓄势待发。郑州这一国内传感新高地,正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,通过连续五届的世界传感器大会不断被人关注。

  郑州先后出台了《郑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规划(2021—2025年)》《郑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方案》等若干政策措施,建立智能传感器产业链链长制。如今,中国(郑州)智能传感谷已集聚传感器产业链核心及关联企业3000多家,核心引领地位更加凸显;与开封流量仪表、洛阳气象监测、新乡MEMS制造、鹤壁光电传感、三门峡精密测量仪器、南阳红外光敏传感、周口传感园区等共同组成“一谷多园”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。

  作为郑州传感器产业的核心支撑区域,郑州(国家)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涌现出了以汉威科技为代表的国内龙头企业,集聚了光力科技、新天科技、天迈科技、驰诚电气等一批上市公司,培育了日立信、辉煌科技等一大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,打造了涵盖气体、气象、农业、电力电网、环境监测、轨道交通等多门类传感器产业链。郑州高新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项目已于今年9月开工建设,2025年末将具备交付使用条件,郑州首条MEMS中试线正在布局建设,补足短板,郑州将有望成为中部地区最先具有MEMS芯片量产能力的城市。

  以世界传感器大会为平台,促进政、产、学、研、用、金、媒等环节的合作,推动形成智能传感器材料、设备、设计、制造、封装、测试、系统集成和重点应用全产业链集聚,郑州智能传感器产业后劲十足,正向千亿级产业集群不断航行,积极塑造全球智能传感器产业的“郑州符号”。

  郑州已集聚传感器产业链核心及关联企业3011家,产业规模已壮大至300亿元,年均增长45%。